全球需求減弱,投入營運的船舶卻增多,虧損連連的大陸航運業者擔憂,海運業的低迷景況可能再延續兩年以上。
新華社
由於外部需求減弱,中國的經濟放緩可能拖長,加入營運的船舶卻又增多,大陸航運業者表示,海運業的低迷景況至少還會再延續兩年。

中國遠洋運輸集團董事長魏家福20日在廈門舉行的研討會上說:「我擔心未來二到三年恐怕還走不出衰退的趨勢,很多人都已喪失信心。」

根據彭博資訊報導,載運大宗商品、貨櫃與石油的船運公司,如今都面臨輪船過多、經濟低迷導致運費下跌的頭痛問題。被視為大宗商品運費指標的波羅的海散裝貨運指數 (BDIY)近一年來暴跌60%,貨櫃輪船公司則因為需求不振,而紛紛削減歐亞貨運的航班。

大陸第二大航運業者中國海運集團總經理許立榮也說:「世界航運業不太可能在兩年內觸底反彈。」他說,企業應該加強合作,協助度過難關。

中國海運集團旗下的上市子公司中海集裝箱運輸與中海發展,今年上半年都陷入虧損,在香港掛牌的中海集裝箱今年來股價下跌7.9%,中海發展更暴跌達31%。

中遠集團的主要上市企業中國遠洋控股今年上半年虧損人民幣48.7億元,已是連續三個半年報出現赤字,今年來股價大跌18%。董事長兼執行長魏家福表示,在公司轉虧為盈之前,他將放棄支領薪水。

魏家福在研討會上說,中遠可能跟隨世界最大貨櫃輪公司快桅集團(Moeller-Maersk)的腳步,投資航運之外的事業。他說,中遠正在尋找可與海運事業互補的「寶庫」,以強化公司的機能。他說,快桅集團過去亦曾依靠旗下的石油事業,撐過貨櫃業虧損的衝擊。

中遠集裝箱在價格競爭導致業界陷入全面虧損後,已將歐亞貨運航線集中整併,但因為需求嚴重低迷,運費目前仍接近無利可圖的水準。根據世界最大海運貨物承攬公司Kuehne & Nagel的數據,7月的運貨量比去年同月減少了13%。

由於美國經濟仍保持成長,房屋市場也有回溫跡象,橫越太平洋的航線尚能避開最嚴重的低迷衝擊,地中海航運公司本月並且部署一艘可裝載1萬3800個貨櫃的輪船行駛美國航線。

中國經濟成長減速削弱大宗商品的進口,導致散裝貨輪的需求明顯降溫。根據「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」網站的報告,中國8月的煤炭進口量比去年同月下滑0.7%,更比7月銳減16%。

澳洲能源資源經濟局表示,中國今年進口的鐵礦砂總量可能只有6.72 億噸,低於前一年的6.99億噸。澳洲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,而中國則是最大的買主。

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女若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